2022华南星空体育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研究生课程作业展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9-18 21:22:15    浏览:

[返回]

  星空体育2022年11月29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秋季学期《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一)》研究生课程终期评审在线上腾讯会议顺利举行。

  正式开始之前,华南理工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指导老师林广思教授介绍了参加本次课程终期评审的评委及指导老师,表达了对所有支持本学期《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一)》课程开展的评委们和老师们的谢意,并就此次评审活动的流程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评审答辩环节三个大组同步进行,在此环节中每个小组有15分钟汇报本次设计课的所有成果,每个小组汇报完后有15分钟与评委互动的时间,评委与学生可就设计的选题、内容、存在的问题、优化方式等进行提问,答疑,讨论。

  答辩结束后,评委嘉宾和指导老师们依次对此次的汇报进行总结。评委们从自身工作领域的角度入手,谈及对同学们本学期课程设计的看法,既概括了许多小组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对本课程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同学们受益匪浅。

  以公地悲剧为概念,从公众参与角度出发,应更多的思考在设计和表现中如何增加居民对公地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从而体现设计后的美好生活是可以真实发生的。

  街区活力来源于人,展现城市的温度,这需要多多观察,为街道预留更多发生的空间,即创造性。同时也要关注设计要素如何更好地与原有场地产生关联,使衔接更为密切。

  A1组整体的调研和设计工作是比较扎实的,体现了学校系统严谨的教学。日后在把控汇报时间上需更细致,从而更好得展现精彩的想法。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设计的魅力不仅局限在最终方案的呈现,它是有多创新、亦或是图纸有多么绚丽,还在于从认知场地、发现问题到找寻问题背后真正原因的这一系列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由于场地的复杂性,经过一个月不下十次的现场调研,从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同居民深入交谈到小区保安、商铺阿姨的逐渐眼熟,再到在后期设计阶段为我们提供宝贵意见,感动且受益。也让我体会到了设计过程中从未有的现实感,认识到场地权属问题的重要性,它牵动各方利益主体,决定设计落地的可行性。而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仿佛也成了天一新村的居民,学会真正去感受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声音。很感谢林老师像小太阳一样给迷茫时的我们以鼓励,对我们每一次的“提问”予以用心的反馈,让我学会如何有效提问、学会及时复盘修订不足。感谢每位老师的帮助、支持和指导。最后很开心遇见我的每一位队友,虽然遇到的困难不少,但每一次的调研和讨论都是有效推进的。每个人都很好的充当着自己的角色,我从设计中感知到了生活,也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她们的活力、真诚和努力。

  这次设计课对我来说是很过瘾的体验。对公地悲剧这一概念的好奇出发点是扇窗户,让我们想探究更多,怀抱着对天一新村极大的热情开始了我们的调研。然而,在最开始的权属界定上我们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挑战,我们跑遍了物业、居委会、业委会和城管,有些困惑还是未能得到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我是抱着尝试了才知道的心态去的,也会质疑调查这些是否真的对我们后续的设计有帮助,现在回想起来这个问题并不成立,无论是对权属的刨根问底还是组织使用者的参与性设计,这些体验本身让我认识到设计的生命力可以从生活的复杂性出发。我们的主题是告别末班便车,因此也常常把公地治理、公众参与挂在嘴边,对我而言这个过程也是我的一次参与,游离在各个角色中想他们会怎么做,在无所谓都可以的现象下尽力体会利益相关者为什么选择了现在的立场。感谢这次设计课,他让我有了新的思考角度,看到天一新村的不可为,进而有机会探索可能存在的可为之处。非常感谢四位老师,他们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收获很大。谢谢给我们桌面评讲的林老师,他的博学与真诚引导我们更为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最后,谢谢我的队友丁丁、倩倩和楠楠,我们在这次设计课中培养了难得的默契,他们的特别与赤诚让这三个月变成我非常怀念的时光。

  场地小区内和街区外的强烈反差,促使我们去聚焦思考公地悲剧的社会现象,这次设计课最大的收获是在前期调研部分,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感知场地,去做参与性设计,我第一次有点理解从前老师所授:“风景园林的核心是如何阅读场地”。我们与小区物业、居民、街区商贩、街道办、居委会等都进行了深入的交谈,这是我第一次直观的去接触社会问题,去分析社会矛盾。最最最重要的是想正儿八经的感谢我的队友丁丁、师师、楠楠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是她们的热情和包容让我逐渐建立起对这门课程的信心和兴趣,我从她们身上学习到了很多设计能力之外的品质,严谨治学、真诚待人、乐观松弛、甚至包括如何与陌生人开启一场有效的谈话等等,这些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设计课是入学的第一门课程,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学校、走进日常生活的契机,在一次次到场地扎实的调研中打破自身认知的局限,比如听到了访谈中每个场地使用者吐露的独一无二的看法、看到了小朋友图绘天一新村所展现的独特视角与绘画内容惊人的同质化;这些现象让我们感到疑惑或感动,也促使我们思考,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了更深的探究和理解。三个月时间紧任务重,又遭遇疫情,尤其感谢队友的全力支持,有她们的鼓励和陪伴才让转专业到风园的第一个学期没有那么艰难!

  2.如果策划活动参与的人较多,爱情更倾向于会发生在隐秘的地点,应该在场地上进行区分。

  4.场地足够好就可以,不必聚焦于感情。气氛到位自然就会有爱情的产生,没有非必要到场景。

  5.可以从一件小事入手,慢慢发展到学校从而延续到更大范围,做有温度的空间。

  此次设计课是一场奇妙的冒险,在每个阶段老师细致的安排了课程进行引导,课后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每个阶段感谢萧蕾老师的耐心的教导与思路上的启发;每次汇报是林老师的微笑给了我自信,也感谢林老师让我们与大佬们有了交流学习的机会;也感谢许老师与李老师在我们恋爱主题的设计中给予我闪光般的灵感,最后也同样感谢组员的支持,一个学期的设计课是让人难忘的,咬咬牙,才发现自己走过了很远的路。感谢每一个老师与同学的付出!向你们学习!

  通过这次设计课让我对风景园林设计有了更多更深入的理解,各位老师在每一次汇报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我收获颇丰。特别感谢萧蕾老师从选题到策略再到场地设计的悉心指导,让我们在迷茫时坚定推进的方向,一步一步得到最终的设计成果。与各位同学的交流学习也非常难忘,小组讨论中思维碰撞出的火花成为了本次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感谢队友们一学期的包容和帮助~

  这次设计课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从一开始发现场地问题,用新的社会观察的方法去调研,到后期回归场地,审视设计,无不体现出设计与场地的高连接度。期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挑战,但也幸运地在萧老师指导下、成员们的通力合作下解决。最后,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在中期、终期评审和日常汇报中提出的宝贵意见!

  这次的课设经历与以往本科受到的训练有很大不同,从确定观察的对象、观察的问题与现象到选题选地,这次设计课给了我们很大的自由度。在前期调研的部分我们学会用各种方法细致地从风景园林师的视角来观察场地,在设计的阶段也首次尝试从体验设计的角度来进行思考。虽然设计课的整个过程周期长、任务重,但在一周一周的推进中,在萧老师细致的指导下,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最后感谢老师们的耐心指导和队友们的通力合作!

  1.总体很好,目前上海、深圳已有一定的运营模式,可能还需要探索一些共性之外的东西,比如目前花园中已经有许多收集的废弃品,零废弃的特点在哪里,值得探讨。

  2.这个方案的意义更大的是在于推广性和参照性,最难的一步实际是沟通。有结构性的思考,比如使用KPT不断地去总结复盘回顾,不管是在广州或者其他城市都可以作为很好的参照。公众号可以将社区花园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让更多的社区和被遗弃的场地能够被关注。

  3.项目很完整,有一套非常值得学习和推广的运营模式。在做社区运营造时一定要关注空间美学。主题非常有温度和共情,但是目前的营建较为缺乏美与设计感。在下一步的社区花园推广里,空间设计感可以更好地结合旧物改造,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植物的规划以及其中的故事营造,增加一些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共情。

  4.非常努力,花费大量的时间组织、营造、沟通、协调。不仅链接社区中各种角色的人群,还将整个社区潜在的花园建设场地挖掘出来。

  以前总是好奇为什么我们学生阶段有很多非常有趣的设计,设计中有有趣的故事,设计中很多小装置有丰富的功能,图纸更是十分绚丽多彩,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景观却一直那么普通呢?也好奇为什么大多项目实物与设计图纸不符呢?为什么很多项目推进那么慢呢?

  最近几周的花园营建,感触颇深,一个非常小的设计,需要多次跑到物业、居委、后勤、老年大学、居民家等进行沟通,一聊就几十分钟,没有代步工具跑几个地方就容易很累,还要去其他花园、多家五金店、花店、社区中零零散散的正在装修的居民家、施工场地等,借、买、要、捡一些工具、材料等,这期间也需要大量的交流时间,由于没有各种工具,运输如砖块、木材、水泥、废弃家具等材料也十分费力。

  准备就绪开始施工后,发现纯手工平整场地、除草、锄地(场地中有很多建筑垃圾,如碎砖、水泥块等非常影响施工)、铺砖等都是十分耗费体力的活,由于没有经验,还要学习如何铺地,如何切割材料等很多方面,但这些建模软件几分钟可以做好。同时感觉有些设计真不需要花里胡哨、有趣,居民好用、方便、造价合适才更能获取居民的认可。

  同时会有一些方面居民本来支持,后来又“变卦”了,很多设计在效果图中很好看,建成后又完全是两个样,更多的是有很多设想由于资金的限制而难以实施等,为了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反过来又需要去不断的沟通与协商。

  这就是跳出可以肆意发挥想象力的设计课的乌托邦,面对社会毒打的一次真实体验吧,一切都很真实,受到的否定是真实的,受到的支持(材料星空体育、人力、资金、老师的各方面鼓励与支持)是真实的,大家的设计变成现实、真真正正为居民的环境做出改善也是实打实的,最终虽然没有以前课程中华丽的图纸,但感觉这些真实的挫折与喜悦的确更能让人看清未来进步的方向,花园还有许多要做,继续加油吧!

  泥巴、野草、年花......这些是很多老人记忆中青春气味的所在,但由于久居城市,社区中的老人渐渐遗失了曾经那份与大自然的亲密。于是我们试图通过策划活动、举办工作坊、居民共建等方式唤起他们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眷恋——这就是我们晚晴微注营建小分队在这三个月里一直在做的事情。

  实践的过程漫长但是值得,不同于以往的设计,这次我们跳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把目光凝聚在我们日常看得见的空间——华南理工大学东住宅小区。这是一个老龄化现象严重、居民文化素养很高的社区。从一开始作为观察者,到成为居民、居委、物业的连结者,再到后来的设计和建造者以及社区公众号的经营和管理者,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体系下完成了多重角色的扮演和转变,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成长。

  和设计相比,调研和沟通反而是更加耗费精力的事情:收集想法——设计——整理建议——改善设计,这是我们在正式营建之前、甚至营建初期反复在做的事情。虽然麻烦,但却真真切切做到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为社区、为居民、为一个个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了考虑。没有绚丽花哨的图纸,却会是我心里最有温度的一次设计。

  在后期看到参与到营建中的居民越来越多,我们真正才意识到社区花园的意义和重要性。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之。我相信每一位参与到花园建造中的居民都收获到了他们独特的感悟,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区花园可以成为居民创作的画布,以点连线,汇线成面,在高密度的城市中编织出一片充满生机的花园绿网。

  在和东小区居民对话过程中,我感受到花园主人们在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生活的态度,也有很多老人家渴望结识朋友、与年轻人交流。营建实践紧张充实,我们学会如何尽力去组织居民和整合资源来建造花园,锻炼自身的沟通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领悟零废弃的智慧。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材料特性、施工条件、居民意见等不断进行现场调整,感受到方案落地的不易。感谢整个过程中提供帮助参与活动的居民以及结识的朋友,社区营建帮助人与人产生充满惊喜的微妙连结。

  1.味觉是与视觉、听觉等捆绑在一起的,不能为了做设计而做设计。做味道博物馆可以,但是如果放在真正的菜市场里,需要进行斟酌。

  2.美术的功底饱满,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用城市嗅觉进行景观的切入来打造整个设计逻辑的串联,方法比较新颖。在后疫情时代,嗅觉和其他五感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一个方向。

  3.出发点很好,整个方案的系统性、建构的体系和脉络都非常清晰。背后的研究到位,从空间力度的把握、美学的层面、最后的呈现,控制都不错。

  本次设计课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让我们走出校园,体验充满烟火味的生活场景。我们与忙碌且友善的摊主、买菜的顾客交流,聆听他们对场地的见解和期待。设计是需要建立在生活上的,要紧扣场地和人群需求。设计反复的纠结和修改是很痛苦的,但是在过程中我所领悟和习得的很多很多,合作时的相互帮助与分担,都将是宝贵的财富。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与鼓励!我相信这段经历能够为我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很多帮助。

  这次设计课使我接触到了之前完全不了解的领域——嗅觉景观,促使我们试着从其他角度去解决景观上的问题。虽然过程很曲折,每一步都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在与老师们一次次的讨论中逐渐明确方向,在一次次和队友们重新梳理混乱的思路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也使我开始思考景观设计师的意义,不应该只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更应该把关注点放在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的身上。要善于观察,能够共情,才能做出合理的设计。比推敲设计形态更重要的可能是调研,可能是与人的交流,也可能是去发现一种存留在场地中却被人们忽视的气味。

  通过本次设计课我学到了很多,城中村是在来广州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独特空间类型。拥挤的街巷、老化的设施、流动的人群,但是依然阻挡不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认真的生活,所谓烟火气息,就是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中体现的。热闹而拥挤的菜场,承载了五彩缤纷的气味,也是这里居民最生活化的记忆。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和同伴们一起合作,让我学会如何克服种种困难来实现多元化的设计思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达成景观的创新。在最后的评图中,有关如何避免过度设计的探讨,也给我带来很多启发。

  整体来说是很有温度和关怀的设计,解决了一些实际的问题,能够感受到同学们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和投入。

  不过需要思考的是,晾晒部分在整个设计中是否需要占到这么大的比重?是否可以有部分空间不做晾晒,而是仅仅做公众活动?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小组可以思考如何建立类似设计导则的东西,后期可以用于指导同类城中村的改造建设。

  如果想要做得更加有创新性,可以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前期调研当中出现的一些有意思的问题上,比如性别、天气、地域文化等等。

  这学期的设计课教学从研究到构思到设计,整个过程严谨细致,一环扣一环,也让我学会从不一样的思路出发去完成景观设计。整个过程虽然很忙,但也收获满满~希望这门课程能一直进行下去。

  这次设计课的时间安排真的格外紧凑,我们都没有想到能在短短三个月里完成我们的方案设计,通过这次课程我学习到了更为完整的调研方法和设计逻辑,在此感谢学院和校外老师的指导,为我们组指引方向、指点迷津,也特别幸运能遇到我的队友cc、tt和vv,大家各有千秋,和大家一起做设计真的很高效也特别愉快,选择了这么有趣的角度和主题,并且一起去攻坚它,真的超级赞!其他组的朋友们的作品也有惊艳到我,受益良多!也祝各位在未来的路上越来越好~

  第一次能够完全自主地选择地块和主题来开展设计,我个人觉得非常有意思!很幸运遇到了非常优秀的队友,大家的思维一起发散、碰撞,得到了很有趣的结果。同时也很荣幸遇到各位负责又专业的老师,给的每一个建议都让我们思考了很久,很受用。其他组的设计也让我们看到了同一个场地的诸多可能,让我意识到只要愿意尝试,总是有很多可以创新的地方。虽然受疫情影响很多设想的活动都没有落实,但是也让我们意识到了一个能够打动人的设计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希望未来能够做得更好!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设计课,我们深入元岗村去进行场地调研,寻找场地问题,居民衣物和晾晒的选题使我们以更温暖和关怀的视角展开我们的设计。通过和队友的讨论和与老师的讨论,我们一起探索着元岗村未来晾晒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课使我收获良多,不只是设计知识和画图技巧,还有可亲的老师和可爱的队友们。

  1.前期研究和构造非常扎实,提出功能复合和界面动态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个人设计的部分也很有趣,但空间抗争可能过于学术,如何将理论转化为设计,整体设计完之后还应该反思一下是否达到最初的目的。

  2.缺乏整体的联系,分区设计之间似乎没有很强的联系,应该在分区设计之前思考一下整体的关系,探讨一下场地的分层设计,比如整体的雨洪,哪里是调蓄的地方,高程的分析;整体的植物:原有植物的特色,林相的变化等;整体游路体系:是否需要整个路网的串联,静态活动和动态活动的分区。

  3.在对公园的改造上,可以适当的分级,分为微改造、半改造、全部改造等,更能突出设计的细节。

  几个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会了我如何有理有据的做设计。设计是要有天马行空的想法,但这些想法最终服务的对象是人,只有从人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利用好风景园林所提供的公共资源,取之于人,用之于人。我逐渐改变想法,将自己的出发点落实到场地和使用者身上,在理论研究和逻辑推理之后再发挥设计者的右半脑的想象。此外,在设计课程中,我还对以往的科研思路进行了反思,慢慢培养起缜密的逻辑和严谨的态度,在科研方面初窥门径。总而言之,此门设计课对于我的设计科研能力和团队协调组织能力都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历练。

  三个月的设计课改变了我对设计的看法,前期学到了许多调研的方法,在有充分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调研为我们的后续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慢慢我们也学会了理论如何和场地结合,把抽象的概念落实到设计之上。这三个月熬过了许多夜,赶过许多图,看到自己的成果排在展板上的时候好像也有很多的收获。

  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设计,没有明确主题、没有地块红线、没有任务书……,一切都要源于小组的观察与思考,说是做设计,倒不如说是做一次有趣的科研探索。在这次课程中,老师们教会了我很多新方法,如何观察到有意义的现象、如何一步一步推导、如何建立完整的逻辑性思考等等。虽然我目前进行的还是拙劣的模仿训练,但是从中受益匪浅。作为研究生生涯的启蒙课,这门课教给我的许多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都会指导着我接下去的科研生涯,为此我表示十分感激。

  该组围绕了民生问题进行了探讨,同学们的关注焦点比较新颖,切实从居民的需求出发。植物和垃圾是城市更新中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希望该组可以持续关注这个问题。

  在设计名称上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植物大战垃圾》是否需要后缀。在后续的工作中可以扩宽居民参与的范围,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活动项目的设计,更好地进行活动的宣传和营销。

  本次的课程是一次非常特殊的体验,让我看到了广州的另一面。与想象中高楼林立的广州不同,在城市生活的也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在一次次调研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脉搏与温度。感谢各位指导老师一次次地悉心指导,让我们逐渐了解到设计的方法与思路,也感恩组员们的陪伴与共同学习,大家一起进步,留下了一段非常难忘的回忆。我希望未来城中村的问题能够被完全解决,让为了生存的人们也有生活的自由。

  张朱睿:这学期的设计课让我用一种不同的视角和方式进行思考和设计。从场地本身出发,发现特殊的现象,进而深入探讨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背后存在的深层矛盾,最终尝试解决问题,提出我们的想法和设计。它们环环相扣,让我意识到做设计所必须具备的洞察力、同理心和严谨的态度。最后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队友的支持。

  设计课的选题从城中村出发,从街巷中的行为活动中切入城中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很多住在城中村的人早上都在社会中摸滚打爬,晚上回到这个勉强能称之为家的地方。我们希望通过“生意”——植物,从居住环境上给予街巷居民生活上的关怀。这三个月来,跟队友们一起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一直在深入挖掘街巷植物与垃圾故事的背后逻辑。期间大家努力协作打破种种难题,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此感谢李敏稚老师的耐心指导;感谢林广思、萧蕾、许自力三位老师的点评辅导;感谢参与汇报的各位评委们提出的意见和指点。承蒙各位教诲,受益良多。

  1.边界的选题特别好;前述的理论和研究直接,快速进入主题;整体的分析、题目的选取、问题的展开、解决的手段都很好;设计相互统一,但个人部分各有主题、策略,导致了对前面的整体印象有所削弱,建议在节点设计中不要偏离主题,紧紧扣住边界,彻底解决边界的问题,将共同的策略和独有的内容分开。

  2.该小组深入研究了广州最大城中村的城市基底、历史沿革、交通、文化等等内容,研究扎实;选题很好。建议重点强调城中村文化的植入,不仅是沿街界面的打开,更要探讨如何从边界影响到城中村内部;能否以点带面,能否突出石牌村的标识性和文化性?后续的管理和维护也很重要。

  3.灵动岛的概念很有趣,灵动岛的形式贯穿于汇报与设计中,设计语言的具有统一性。但在实际的城中村项目中,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去做这样的设计是存疑的;建议多用软质多种树,成本较低,也可以创造很好的空间。

  设计课是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课程,从前期的调研、选题,到后面的概念星空体育、策略,我们经历了许多次的提出-思考-推倒的过程。这当中既有百思不解的困惑、不断改图的苦恼,也有灵光乍现的舒畅、得到肯定的欣喜。总体来说,此次设计课的成果已经基本达到预设的目标,学到了许多新鲜的内容,遇到了许多新鲜的人。诚然此次的设计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但人生总是不会缺少遗憾,经历过便不枉为收获。感谢这学期一路陪伴的老师和伙伴,我永远相信彼此之间的Dynamic Linkage!

  设计课从一开始就体现出很强的自主性,我们组的场地在石牌村,这也是我第一次走进城中村,与小组成员一起度过了一次很不一样的设计体验;频繁的汇报让我们保持良好的进度,也让我逐渐打开自己、向同学们学到很多,能在华工向各位同学和老师学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最后感谢给予我们最多帮助的温柔帅气的李敏稚老师,也感谢所有给予我们组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

  在用脚步丈量场地的一次次调研中,我们不断加深对场地中的人和社会关系的的理解。从“以人为本”的核心到如何真正做出适合场地内人使用的设计,我开始从脑海中想象的居民需求转变,去思观察、询问、思考居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风景园林能做到的边界在哪里。经历了三个月高强度的课程训练,从反复的调研到设计阶段,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汇报与细致入微地调整,不同想法的碰撞与融合,真的非常感谢老师们耐心入微的指导、队友们包容的陪伴,也很感谢舍友们和班级同学们提供的想法和建议,从你们身上学到很多。

  1.需要建立设计是否有效的评判标准;需要具备把复杂问题分解的能力,看哪一方面是我们景观专业能解决的,在细分的同时也要考虑精密的组合问题,看我们做的这一部分在整个大问题上充当的是一个什么角色;警惕数据以及新技术的滥用,数据的局限性很高,不能一味地信任技术;信息传递的机理其实比较复杂,有些质疑概念的可行性

  2.难以建立景观设计与租房的关系,景观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可能仍需对问题进行拆分

  3.特别好的研究选题,创造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解决租房问题,但是应该更关注的是如何帮租客融入到社区之中;前面的图表很美观,但不太重要,重要的还是探究一种方法,如何让这些租客融入社区,成为社区改造的主体;可以关注一下伦敦的Christon虚拟房子,免费给无家可归的人创造一种虚拟价值,真切创造了社会福祉;如何去探讨空间与社会的问题,是当代建筑师需要持续关注的一个话题,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手段例如交互设计等方面去研究。

  本次项目的完成充满汗水与艰辛,从选题、调研到构思、深化的过程中小分队都走了不少弯路,最终能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许老师,在我们对于“景观叙事”这个课题感到迷茫时给予我们许多宝贵的意见与方向,大到整个场所关系的组织小到细部结构的做法都尽心尽力地指导我们;其次感谢其他三位导师以及评审嘉宾,分享的讲座与提出的意见都令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在专业技能上都有所提升;最后感谢我们城中村小分队四人的配合,我们在讨论与协调中进步,技术与认知上都逐渐成熟,学道须当猛烈,预祝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这次课程收获最大的是如何更好的进行前期选题的挖掘以及在专家老师的建议下如何不断调整。对于我们组来说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我们的选题从最开始的社区共建,逐步缩小到以租房视角去挖掘场地特征,因此也感谢我的组员们!大家都很努力的想要做好这件事最后才能持续的推进。也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期许和建议,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也会尝试继续改进。

  龚婷婷:大街上人群熙攘,喧嚣声不绝如耳,森寒暗黑的小巷子,层层堆砌的“握手楼”,这是灯红酒绿下城市中的另一个面孔:城中村。它让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望而生畏,而我们想让人们以新的方式打开城中村,感受它的人间烟火,倚靠它的温暖怀抱,让它成为奋斗的栖心之所。通过这次课程,我明白设计师必须坚定自己的价值观,找到问题的核心,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衷心感谢老师与队友的共同支持!

  廖珊:日常生活中充满着令人“心动”的瞬间,而我们的任务是将其捕捉并分享。从现场调研到发现问题,再到围绕问题并结合理论知识展开设计,最后到图纸完成......历时88天的设计课圆满落幕。虽然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在这88天里,我收获到了许多,比如制图软件逐渐得心应手、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以及汇报时不再紧张等等。在工作过程中,有严肃的时候,在汇报时,老师和评审专家们所提的意见非常地一针见血,值得我们反思与改进。也有温暖的时候,每个画图的时刻,小组其他三位小伙伴还有我的室友们都给予我很多帮助。每次小组辅导,许老师都会很认真的听我们讲述,然后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是非常非常可爱又可敬的一位老师!最后,我们组的设计关注到了在城中村租房的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存在在广州非常普遍,他们所面临的租房难的问题也是今后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此星空体育,我也希望我们可以通过这次一个小小的设计课将这样的现象反映出来,能够引起更多人关注并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所栖居的环境真正地变得更好。

  1.孤独的议题太大,比较难以以景观的手法落实到场地之中,可能还需要从社会、政策的一些角度去进行剖析,并且探究孤独的成因。

  2.关于地铁口的选点很有意义,有人文关怀,可以研究一下这类人怎么样达到心理舒适,结合具体的需求和困境,可以尝试一下非常规的设计手法,不一定是疗愈的手法。

  3.交通疏解和转换是情绪转换的基础,可以探寻对地铁周边空间适用性的问题。设计整体比较好,略微不足之处是过于注重专项设计和单体设计,应该将重点放在场地设计上,构筑只是场地设计的一部分。

  本次设计课从场地出发,从纷繁的现象中抽丝剥茧,感受地铁站口这样场地中的存在的现实问题、独特现象。尝试透过现象来看本质,从景观的视角尝试解决这些现象问题,而这样完整流程下景观设计具有独特魅力。

  在这次设计课中我们将场地的设计从大的社会议题提炼到小的景观设计之中,也许是一次不算太成功的尝试,但我们对于这些问题有了独特的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或许对我们的设计来说开拓了新的思路。

  本次设计课让我们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广州是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但对于地铁口这一城市最大的人流转换站的景观设计却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我们希望能通过为那些夜晚停留在地铁口“不愿回家”的人们做一些设计,让广州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充分得以体现,让城市对每个人的关怀继续留存。在项目前期,我们关注到了一些人在深夜停留在地铁口不愿回家的现象,我们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场地调研,拍摄了大量的现场照片,对原场地的停留空间和建筑等进行了归纳和梳理,本次方案也是大学以来前期调研做得最深入的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学科的所要具备的知识的复杂性与宽泛性,需要在创造美好环境的同时,去走访去感受,当地的人们真正需要的的东西,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去复刻一些旧的东西。

  这组同学思维开放和活跃,借鉴无缘社会的概念去理解广州城中村,发掘其中公共空间的问题。逻辑上,出于无缘社区的现象,如何建立社区的共同点和大家的缘分,让住户间产生交集,对其活动功能的限定,在必须点之外更偏重于个人意志的表达和自由开展活动的引导,在双重限定之下建立了完整的逻辑体系。

  在具体各个地块场地中设计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主要是三个场地缺少各自的定位,方案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点,可以通过突出一下各自场的问题和有趣的故事来实现。改造场地的社会关系和对人真实动机的回应,应该是城中村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可以从生活场景入手,在场地设计中做更多的场景类设计,不只是通过构筑的设计来解决方案提出的无缘问题。

  本次设计课程让我收获颇多,运用“通过设计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在设计场地中的一次次调研让我将设计知识从理论转化为实践和更丰富的知识体系。在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的沟通协商,以及与老师的交流都在让我不停地更新专业技能,拓展思维方式,城中村的改造设计也让我更为深入了解城市的日常生活,学到了设计师该有的人文关怀。

  本次设计课和本科相比有不一样的感触。作为一个已经经过本科专业训练的设计者,研究生阶段的导师更要求我们去回归生活,关注所处地区当下的一个社会问题,希望景观能够作为其中一个角色在改善当下城市自我驱动下发展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之后更需要去亲身感受场地、在场地中触发自身对场地的个人情感。

  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主题探讨,与传统意义的场地设计不一样,我们不断被提醒不仅仅要关注场地的物理空间要素是什么,更要通过观察、记录,发现日常生活与个人的空间经历。从选题到设计,从无缘社区到第三场所,对经典理论的重读和建构,是我们对交往空间探讨的一个过程。遗憾的是,设计没有真实地在场地发生。尽管最终的成果可能无法百分百解决无缘社会的问题,但是作为景观如何介入人的交往的一次尝试,我们从中收获了很多,也让我们重新思考:景观到底能为解决社会问题做什么?

  1.这个课题未来具有极大的可能性,设计表达完整,有场地设计的深度。阳光是景观中比较重要的话题,如果范围涉及到首层的阳光可能会更有挑战性,加入对地面的探讨会使课题更完整。屋顶选择不要脱离楼下属性;关注排水条件和消防,功能性的定位可能需要一些前提条件。

  2.前期分析做得比较精彩,后期的设计最好能够回到前期分析的方法上,得到使用者的反馈。如果能分析透彻不同的屋顶区域的服务半径,主要吸引哪类人群会更好;可以再与房东交流讨论如何利用场地。

  这次长达三个月的设计和以往的设计相比都不太一样。我们多次与居民交谈,倾听他们的想法,一遍又一遍地行走在元岗村中,观察和感受他们的生活。在来广州之前都不太理解为什么广州会存在城中村,经过这一次设计,我理解了,城中村对于他们来说是留在广州的机会。在这次设计中我还学到了很多东西:平均两周一次的限时PPT汇报锻炼了我的表达和凝练重点的能力;为了更好的理解场地而主动与居民交流,速成无人机的使用方法;为了更好地表达设计学习了新的软件,采用一种新的场地设计流程;在与队友们的相处中提高了沟通合作的能力。虽然为了完成任务我们不可避免的熬夜,但是大家一起努力把一件事做好的过程及结果令人感到开心~感谢我的队友肖淇和文娟,从肖淇身上我学到了如何自信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考,从文娟身上我学到了如何关注到细节与逻辑,能和他们一起合作真的很lucky。感谢许老师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教育、引导与鼓励,让我关注到了许多平常没有关注到的点,从以前没有用过的角度去思考,感谢设计课的四位老师对我们的指正与引导。既疲惫又有趣的设计课最终也结束了,但这次经历给我带来的学习与思考并未结束,会一直鼓励我继续前进。

  走进高密度“握手楼”,与友善且热情的房东、租户等不同身份的人交谈,观察城中村里大家的生活,这次设计课和以往的不太一样。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我逐渐体会到了,设计在营造、改变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建立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甚至可以将设计主权共享给使用者,真正让设计的出发点回到人本身。这个过程中,有迷茫、有纠结、也有不知所措,感谢韵涵和肖淇对我的包容与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习到了很多。非常感谢许老师的耐心指导与鼓励,让我们有信心作出大胆尝试。非常感谢老师们倾情指导,这次的课程收获颇多,是很难忘的经历。

  不少景观学子或是建筑大类学子习惯把以人为本或者底层关怀挂在嘴边,我也不例外,常常自诩为对共情之人,然而反思现实却鲜有机会付诸于行动。如何从Dreamer变为Actor/Change maker,是我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最大的收获。在城中村的探索中,让我们结识了一个又个真实的人,观察他们的生活、聆听他们的诉求,跳脱出为了设计而设计的框架,才有可能做出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村民梁阿姨在访谈结束后递上的一小袋坚果似乎也成为我们完成此次设计和探索社区营造模式的最大动力。曾经一味的追求高超的软件技巧和绚丽的图面不过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好的”画图匠“,而要成为一名好的“设计师“,我们更要认识到的是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也就是为谁而设计和设计带来了什么。感谢自己在此次课程设计中的成长,感谢两位队友的合作与帮助,更感谢各位老师在课程中给予我们探索的自由度和受益匪浅的指导。

搜索